东北话辞典,东北话集锦 - S
管理员
2021年05月31日
东北语言
2653
sā
[撒眸] sā mou 亦儿“撒目”。四下观看。[例]“这时,张立言很急,眼睛四下~,一下子看见一棵树枯黄了,可算找到材料了。”
[撒泼] sā pō 大吵大闹,不讲道理。[例]“那女人也不示弱,双手往大腿上一拍,撒起泼来。”
[撒欢儿] sā huānr 因兴奋而连跑带跳(多指动物)。[例]这群孩子一到公园就~,到处乱跑。
[撒丫子] sā yā zi 撒腿快跑。[例]“他见人们拎着棍棒闯进屋子,自知不妙,也顾不得熊胆虎骨了,~就逃跑了。”
sā
[撒眸] sā mou 亦儿“撒目”。四下观看。[例]“这时,张立言很急,眼睛四下~,一下子看见一棵树枯黄了,可算找到材料了。”
[撒泼] sā pō 大吵大闹,不讲道理。[例]“那女人也不示弱,双手往大腿上一拍,撒起泼来。”
[撒欢儿] sā huānr 因兴奋而连跑带跳(多指动物)。[例]这群孩子一到公园就~,到处乱跑。
[撒丫子] sā yā zi 撒腿快跑。[例]“他见人们拎着棍棒闯进屋子,自知不妙,也顾不得熊胆虎骨了,~就逃跑了。”
[撒谎撂屁儿] sā huǎng liào pìr 说谎话。[例]“……妈妈哪样对不起你,你~的,有外心了咋的?……”
[撒欢尥蹶] sā huān liào juě 狂奔迅跑。[例]“入冬封湖,它淘得更欢,摇头摆尾,~,动不动就用犄角作祸,把冰湖戳得稀烂……”
sài
[赛脸] sài liǎn 小孩的一种顽皮行为,即越不让说越说,越不让闹越闹。[例]这孩子太~,你越不让他干啥,他越干啥,特别是来了客人的时候就更厉害了。
sān
[三七疙瘩话] sān qī gā da huà 牢骚话。[例]“六大爷:……真没有我们马龙在大队,你那~凑巴凑巴,挂个啥牌都够料儿!”
[三只手] sān zhī shǒu 通常指小偷。[例]腰里带那么多钱,当心车上有~啊!
[三老四少] sān lǎo sì shào 民间秘密结社的青帮,在东北称为家理,称在家理的人为三老四少。[例]“屯子里又有他好多亲威朋友,磕头拜把的,和~的徒弟。”
sǎn
[散花儿] sǎn huār 拢不到一起。[例]“你寻思落实了责任制,大伙的心就~了?”
[散架子] sǎn jià zi (1)物体的结合部分开始分离。[例]小心,别把书柜弄~了。(2)由于劳累或疾病,身体支撑不住。[例]我都快要~了,别折腾啦。
[散仙] sǎn xiān 比喻不受任何约束的人。[例]那位~,谁也对他没有办法。
sāng
[丧丧] sāng sang 不高兴的神色。[例]“‘洋砬罐’们~着脸子,一旦找到缝隙,就要下蛆,如果闹将起来,够嘲哄的!”
[丧门神] sāng mén shén 比喻面带怒气的人。[例]他象个~,成天拉拉着脸子。
sāo
[臊性] sāo xing 指男性生活作风不好的人。[例]宋老二那人最~,见着女人就迈不动步。
sǎo
[扫地出门] sǎo dì chū mén 赶出门去。[例]别走歪歪道,小心把你~。
sào
[扫帚星] sào zhou xīng 指给带来灾难的人。[例]娶到家来一个~,闹得全家人不得安生!
[扫帚疙瘩] sào zhou gā da 磨残了的扫帚。[例]大姐,叫六插关;二姐,叫门钌铞;三姐叫~。
shā
[沙楞] shā leng 亦作“煞楞”。麻利;爽快。[例1]让你干你就~点,别说没用的![例2]“来,煞楞放这上,大头朝下,把住腿,挖吧。”
[沙半鸡儿] shā bàn jīr 形似鹌鹑的一种鸟类,每只约重半斤而得名。[例]一到冬天,街上就有卖~的。
shǎ
[傻狍子] shǎ páo zi 比喻有傻气的人。[例]“啊,是你呀!是不是又来买鱼?象这样~一样的买主,是天上难找,地上难寻呀!”
[傻拉巴登] shǎ la bā dēng 亦称“傻拉巴唧”。痴呆,憨傻。[例1]“他言说还是恋爱事情大,还说我~不懂啥!” [例2]“你靠边去吧!傻拉巴唧的……” [例3]看你那~的样吧,人家把你卖了,你都不知道上哪儿去取钱去!
[傻公子] shǎ gōng zi 东北大秧歌中的一个排头。[例]那个~,不但扮相好,扭得也挺浪啊!
[傻得呼痴(哧)] shǎ de hū chī 形容不太精明的样子。[例]“大帮人搅在一块儿,干多干少,干孬干好,都按一个尺码拿工分,那要是~地满劲干,可就吃亏了。”
[傻得呵的] shǎ de hē de 发呆的样子。[例]你还~站在那里干啥?还不赶快给你妈赔个不是认个错!
[傻透了腔] shǎ tòu le qiāng 过于傻气。[例]“书呆子,让狼报恩你可~!”
shài
[晒台] shài tái 故意看别人的笑话。[例]有意见提嘛,不该撂下工作不干,这样~是不对的。
shān
[山里红] shān lǐ hóng 比山楂小的一种红果。[例]“我胃口不好,那天买了七分钱~,批我一星期……”
[山神爷] shān shén yé 关东农民对老虎的尊称。[例]“她也说起老孙头常常唠着的~和黑瞎子干仗的故事,说得锁住哈哈大笑……”
shǎn
[闪腰岔气] shǎn yāo chà qì 出偏差;出事故。[例]请您放心,要是有个~的,由我负责!
shàn
[善茬子] shàn chá zi (反义词)指软弱可欺的人。[例]那家伙可不是~,一般人都惹不起他。
shàng
[上秋] shàng qiū 到了秋天。[例]成林也不小啦,~就把婚事办了吧!
[上赶着] shàng gǎn zhe 主动。[例]~不是买卖,老李头明白这个道理。
[上外头] shàng wài tou 隐语,即上厕所。[例]你看会儿孩子,我~去一趟。
shāo
[捎带而已] shāo dài ér yǐ 亦作“捎带二意”。顺便。[例]今天进城卖粮去,~扯点布,再买些零碎东西。
[筲] shāo 水桶。[例]“他担了满满的两~水,往道北走,萧队长跟长并排地走着。”
[烧包儿] shāo bāor 因有钱财而表现出来的得意状。[例]“你这情绪不对头哇,我这可不是~嘚嗦,党的政策就是咱的掌上明珠。
[烧高香] shāo gāo xiāng 指修好积德。[例]“要有你这样个儿媳妇嘛,我算~了。”
shào
[稍(捎)] shào 倒退着走。[例]“老姨:……人家杜兰往前走,你咋往后~呢?”
[捎色] shào shǎi 褪色。比喻丢脸。[例]儿子不争气,他爹都跟着~!
shēn
[身板儿不利索] shēn bǎnr bú lì suǒ 指怀孕。[例]连福媳妇~,别让她干重活儿,可别抻着累着。
shí
[实惠] shí hui 实在。[例]李师傅最~,不用让,他也不装假。
[实打实凿] shí dǎ shí záo 实心实意、不遗余力。[例]“你们来了,在刀刃上~地滚上几年,到时候把江山交给你们管。”
[识文断字] shí wén duàn zì 乡下指有文化的人。[例]老会计虽然没念几年书,可人家~,能写会算,那都是他自个儿悟出来的。
[石砬子] shí lá zi 亦称“石头砬子”。地面上突起的巨大岩石。[例]前面的~上长了一棵老松树,据说已经五百多年了。
[十个头儿的] shí ge tóur de 比喻十分完善。[例]赵大娘的儿媳妇是~,对公婆可孝敬了。
shōu
[收秋儿] shōu qiūr 收尾。[例]你先开个头儿,我来~。
shǒu
[手闷子] shǒu mèn zi 只是拇指分开的棉或皮的手套。[例]起先,他和所有青年一样戴着厚厚的棉~……
shú
[熟头巴脑] shú tou bā nǎo 相互之间很熟悉。[例]“哼!看他们那~的劲儿,两下关系错不了。”
shǔ
[数搭] shǔ da 可叠成“数数搭搭”。指责对方的过失。[例1]好心好意来看你,你就会七三八四紧~。 [例2]儿媳妇虽然有些不对的地方,当婆婆的,也不应该从早到晚总是数数搭搭的。
shuǎ
[耍狗坨子] shuǎ gǒu tuó zi (贬义词)比喻出洋相或被人耍笑。[例1]那家伙又~啦,也不怕人耻笑。[例2]挺大个人,让人家~,真不知道羞耻!
[耍钱] shǎu qián 赌博。[例]“~场上人多眼杂,看见秃嘎动了刀子,一哄就散了。”
[耍心眼儿] shuǎ xīn yǎnr 为维护个人利益而对别人施展小聪明。[例]对谁也不应该~,都要以诚相待。
shuà
[刷] shuà (1)批评;斥责。[例]因为出了技术事帮,小林被段长狠狠地~了一顿。(2)撤职。[例]“这个刚被特务班~掉的当屯地头蛇,他点戏专要荤的粉的。”
[刷白] shuà bái 白而略微发青。[例]“他大口大口地吐起来,脸色~,晕倒在堤坝上。”
shuāi
[摔脸子] shuāi liǎn zi 吊脸子,给人颜色看。[例]“老钱太太虽然觉着不是那么回事,怕媳妇生气~,可救人要紧这话也在理呀,就没再磨叨,跟在林大全身后一跑一颠起来。”
shuǎi
[甩际子] shuǎi jì zi 亦作“甩剂子”。发脾气。[例]“还没等赵士忠表态,刘喜富就炸了:‘一毛钱,我他妈刘哆嗦就值一毛钱,哄小孩咱的,别拿谁不识数,我知道仨多俩少!’一~就要走。”
shuān
[拴马桩] shuān mǎ zhuāng 亦称“拴马桩子”。耳台或耳垂上长的肉阄。[例1]“耳台上,长着一对福相‘~’,正滴答滴答淌着水珠。”
shuāng
[双条] shuāng tiáo 亦称“蹦蹦儿”、“蹦蹦戏”、“蹦子”。东北地方戏——二人转的旧称。[例]看~,听大鼓书,是从前乡下人唯一能享受到的文艺生活。
[双棒儿] shuāng bangr 双胞胎。[例]苏大娘的儿媳妇生了一对~,把个老太太乐得闭不上嘴了。
[霜打啦] shuāng dǎ la 形容人的精神蒌靡不振。[例]别象~似的,把头抬起来。
shuǐ
[水汤尿裤] shuǐ tāng niào kù 形容不挺拔,不利落。[例]看你这衣裳穿的,怎么~的!
[水筲] shuǐ shāo 水桶。[例]“女:分家我要水扁担,男:分家我要大~。”
shùn
[顺拐] shùn guǎi 走路时,一侧的胳膊腿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动。[例]老师一喊“齐步走”,王小宝就~了。
[顺眼] shùn yǎn 看着舒服。[例]“他想,眼下看着挺~,留下的小树活不了,还不是白费心。
[顺杆儿爬] shùn gānr pá 亦称“顺杆儿往上爬”。非理性地附会他人。[例1]人家说啥话,他都~,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。[例2]“哈,青牛子,你可别顺杆儿往上爬,这话可是你说的。”
shuō
[说媳妇] shuō xí fu 订婚;娶媳妇。[例]都三十出头了,咋还不~呢?
[说道] shuō dao (1)陈规陋俗。[例]如今是新社会了,没有那些~,你就放心吧!(2)议论;讲究。[例]“她想了一会儿,解释地说:‘我是怕留到咱家,再出~,让你受挂连……’”
[说小话] shuō xiǎo huà 向人求情。[例]这次旅游宁可不去,我也不会~。
sī
[撕巴] sī ba 可叠成“撕撕巴巴”。撕扯;扭打;拉拽。[例1]“有几个社员也红着眼圈,~着要跟石汉换阄儿。” [例2]“到底是小全年岁小,~了一阵子,叫张才按倒在地上,照着脖子狠狠地掐了好几把。” [例3]“姑娘不吃,……他偏拉姑娘上炕,撕撕巴巴好象打仗,……”
[嘶哈] sī ha 可叠成“嘶嘶哈哈”。由于天气寒冷,人们倒吸凉气,同时张口呼出。[例1]“李四丫儿,光脑瓜儿,缩脖端腔直~!” [例2]这天儿太冷了,冻得人们都嘶嘶哈哈的,直劲儿跺脚。
sǐ
[死个丁的] sǐ ge dīng de (1)食物不松软、不暄腾。[例]蒸馒头使碱比例不对数,这馒头做得~不暄也不香。(2)办事不灵活。[例]“几句话梗苦冰凉没点活动路,说的是~半点不暄乎。”
[死脑瓜骨] sǐ nǎo guā gǔ 亦称“死木头疙瘩”。比喻思维迟钝、事理不通的人。[例1]真是个~,一点窍不开,这么个小帐也算不明白![例2]象个死木头疙瘩,来了客人也不打个招呼。
[死气白赖] sǐ qi bái lài 亦作“死乞白赖”。纠缠个没完。[例1]别~的,不能办的事,你再说也是不行![例2]“他死乞白赖地要求打锦州,离锦州不远碰着飞机,翻身跳下车,又能遇到解放军,把他抬到锦州医院,这算占了地利。”
sì
[四六不懂] sì liù bù dǒng 什么事理也不明白。[例]“振生这小子~,说不定跑到地里把壕沟平。”
[四样儿齐] sì yàngr qí 啥都齐全,一样不缺。[例]啥都要~,哪有那么多的钱去买呀!
sōng
[松明子] sōng míng zi 含松指的木柈儿。[例]“这时,穷神爷已点燃了~……”
sǒng
[搭] sǒng da 可叠成“ 搭搭”。推,搡;申斥。[例1]干吗这样~我?差点没把我弄倒了。[例2]这么点个孩子,你可别“ 搭搭”的,小心摔倒了,磕着碰着可就麻烦了。[例3]她是你的妈呀,有话应该好好说,别“ 搭搭”的,那样,让老人心里该有多难过呀!
sū
[苏耗子] sū hào zi 用苏叶包着粘干粮,也叫苏叶干粮。[例]长白山区的人们,都喜欢做~吃。
suān
[酸菜] suān cai 亦称“渍菜”。使白菜发酵变酸,以备冬季食用。[例]东北人到了秋天,家家都腌~。
suí
[随根儿] suí gēnr 指人的各个方面都很象父辈。[例]“我舅母一听,这高兴啊:‘姑娘,她这点~啊!’”
[随份子] suí fèn zi 亦称“随人情”。随礼。[例]“有一回他到二姨家~,正遇见幺娥子从县文化馆回家休假……”
sūn
[孙男弟女] sūn nán dì nǚ 指同族的老少辈人。[例]老王家人口够多的了,~一大帮。
sǔn
[损样] sǔn yàng 样子难看。[例]看你那个~吧,还笑话别人呢!
suō
[缩脖端腔] suō bó duān qiāng 亦称“缩脖拉腔”。形容寒冷或萎靡不振的样子。[例1]“李四丫儿,光脑瓜,~直嘶哈!” [例2]你看你那缩脖拉腔的样儿,咋不精神点呢?
suǒ
[索罗杆子] suǒ luo gǎn zi 满族人家在院内常年竖立的祭祀杆子:杆长约六、七尺,顶端有一木斗,内盛五俗及其他食物,以飨乌鸦。据说是老罕王留传下来的习俗。[例]“村中有一所深宅大院,四角大炮台,一根~从院墙里伸出来……”
[撒眸] sā mou 亦儿“撒目”。四下观看。[例]“这时,张立言很急,眼睛四下~,一下子看见一棵树枯黄了,可算找到材料了。”
[撒泼] sā pō 大吵大闹,不讲道理。[例]“那女人也不示弱,双手往大腿上一拍,撒起泼来。”
[撒欢儿] sā huānr 因兴奋而连跑带跳(多指动物)。[例]这群孩子一到公园就~,到处乱跑。
[撒丫子] sā yā zi 撒腿快跑。[例]“他见人们拎着棍棒闯进屋子,自知不妙,也顾不得熊胆虎骨了,~就逃跑了。”
[撒谎撂屁儿] sā huǎng liào pìr 说谎话。[例]“……妈妈哪样对不起你,你~的,有外心了咋的?……”
[撒欢尥蹶] sā huān liào juě 狂奔迅跑。[例]“入冬封湖,它淘得更欢,摇头摆尾,~,动不动就用犄角作祸,把冰湖戳得稀烂……”
sài
[赛脸] sài liǎn 小孩的一种顽皮行为,即越不让说越说,越不让闹越闹。[例]这孩子太~,你越不让他干啥,他越干啥,特别是来了客人的时候就更厉害了。
sān
[三七疙瘩话] sān qī gā da huà 牢骚话。[例]“六大爷:……真没有我们马龙在大队,你那~凑巴凑巴,挂个啥牌都够料儿!”
[三只手] sān zhī shǒu 通常指小偷。[例]腰里带那么多钱,当心车上有~啊!
[三老四少] sān lǎo sì shào 民间秘密结社的青帮,在东北称为家理,称在家理的人为三老四少。[例]“屯子里又有他好多亲威朋友,磕头拜把的,和~的徒弟。”
sǎn
[散花儿] sǎn huār 拢不到一起。[例]“你寻思落实了责任制,大伙的心就~了?”
[散架子] sǎn jià zi (1)物体的结合部分开始分离。[例]小心,别把书柜弄~了。(2)由于劳累或疾病,身体支撑不住。[例]我都快要~了,别折腾啦。
[散仙] sǎn xiān 比喻不受任何约束的人。[例]那位~,谁也对他没有办法。
sāng
[丧丧] sāng sang 不高兴的神色。[例]“‘洋砬罐’们~着脸子,一旦找到缝隙,就要下蛆,如果闹将起来,够嘲哄的!”
[丧门神] sāng mén shén 比喻面带怒气的人。[例]他象个~,成天拉拉着脸子。
sāo
[臊性] sāo xing 指男性生活作风不好的人。[例]宋老二那人最~,见着女人就迈不动步。
sǎo
[扫地出门] sǎo dì chū mén 赶出门去。[例]别走歪歪道,小心把你~。
sào
[扫帚星] sào zhou xīng 指给带来灾难的人。[例]娶到家来一个~,闹得全家人不得安生!
[扫帚疙瘩] sào zhou gā da 磨残了的扫帚。[例]大姐,叫六插关;二姐,叫门钌铞;三姐叫~。
shā
[沙楞] shā leng 亦作“煞楞”。麻利;爽快。[例1]让你干你就~点,别说没用的![例2]“来,煞楞放这上,大头朝下,把住腿,挖吧。”
[沙半鸡儿] shā bàn jīr 形似鹌鹑的一种鸟类,每只约重半斤而得名。[例]一到冬天,街上就有卖~的。
shǎ
[傻狍子] shǎ páo zi 比喻有傻气的人。[例]“啊,是你呀!是不是又来买鱼?象这样~一样的买主,是天上难找,地上难寻呀!”
[傻拉巴登] shǎ la bā dēng 亦称“傻拉巴唧”。痴呆,憨傻。[例1]“他言说还是恋爱事情大,还说我~不懂啥!” [例2]“你靠边去吧!傻拉巴唧的……” [例3]看你那~的样吧,人家把你卖了,你都不知道上哪儿去取钱去!
[傻公子] shǎ gōng zi 东北大秧歌中的一个排头。[例]那个~,不但扮相好,扭得也挺浪啊!
[傻得呼痴(哧)] shǎ de hū chī 形容不太精明的样子。[例]“大帮人搅在一块儿,干多干少,干孬干好,都按一个尺码拿工分,那要是~地满劲干,可就吃亏了。”
[傻得呵的] shǎ de hē de 发呆的样子。[例]你还~站在那里干啥?还不赶快给你妈赔个不是认个错!
[傻透了腔] shǎ tòu le qiāng 过于傻气。[例]“书呆子,让狼报恩你可~!”
shài
[晒台] shài tái 故意看别人的笑话。[例]有意见提嘛,不该撂下工作不干,这样~是不对的。
shān
[山里红] shān lǐ hóng 比山楂小的一种红果。[例]“我胃口不好,那天买了七分钱~,批我一星期……”
[山神爷] shān shén yé 关东农民对老虎的尊称。[例]“她也说起老孙头常常唠着的~和黑瞎子干仗的故事,说得锁住哈哈大笑……”
shǎn
[闪腰岔气] shǎn yāo chà qì 出偏差;出事故。[例]请您放心,要是有个~的,由我负责!
shàn
[善茬子] shàn chá zi (反义词)指软弱可欺的人。[例]那家伙可不是~,一般人都惹不起他。
shàng
[上秋] shàng qiū 到了秋天。[例]成林也不小啦,~就把婚事办了吧!
[上赶着] shàng gǎn zhe 主动。[例]~不是买卖,老李头明白这个道理。
[上外头] shàng wài tou 隐语,即上厕所。[例]你看会儿孩子,我~去一趟。
shāo
[捎带而已] shāo dài ér yǐ 亦作“捎带二意”。顺便。[例]今天进城卖粮去,~扯点布,再买些零碎东西。
[筲] shāo 水桶。[例]“他担了满满的两~水,往道北走,萧队长跟长并排地走着。”
[烧包儿] shāo bāor 因有钱财而表现出来的得意状。[例]“你这情绪不对头哇,我这可不是~嘚嗦,党的政策就是咱的掌上明珠。
[烧高香] shāo gāo xiāng 指修好积德。[例]“要有你这样个儿媳妇嘛,我算~了。”
shào
[稍(捎)] shào 倒退着走。[例]“老姨:……人家杜兰往前走,你咋往后~呢?”
[捎色] shào shǎi 褪色。比喻丢脸。[例]儿子不争气,他爹都跟着~!
shēn
[身板儿不利索] shēn bǎnr bú lì suǒ 指怀孕。[例]连福媳妇~,别让她干重活儿,可别抻着累着。
shí
[实惠] shí hui 实在。[例]李师傅最~,不用让,他也不装假。
[实打实凿] shí dǎ shí záo 实心实意、不遗余力。[例]“你们来了,在刀刃上~地滚上几年,到时候把江山交给你们管。”
[识文断字] shí wén duàn zì 乡下指有文化的人。[例]老会计虽然没念几年书,可人家~,能写会算,那都是他自个儿悟出来的。
[石砬子] shí lá zi 亦称“石头砬子”。地面上突起的巨大岩石。[例]前面的~上长了一棵老松树,据说已经五百多年了。
[十个头儿的] shí ge tóur de 比喻十分完善。[例]赵大娘的儿媳妇是~,对公婆可孝敬了。
shōu
[收秋儿] shōu qiūr 收尾。[例]你先开个头儿,我来~。
shǒu
[手闷子] shǒu mèn zi 只是拇指分开的棉或皮的手套。[例]起先,他和所有青年一样戴着厚厚的棉~……
shú
[熟头巴脑] shú tou bā nǎo 相互之间很熟悉。[例]“哼!看他们那~的劲儿,两下关系错不了。”
shǔ
[数搭] shǔ da 可叠成“数数搭搭”。指责对方的过失。[例1]好心好意来看你,你就会七三八四紧~。 [例2]儿媳妇虽然有些不对的地方,当婆婆的,也不应该从早到晚总是数数搭搭的。
shuǎ
[耍狗坨子] shuǎ gǒu tuó zi (贬义词)比喻出洋相或被人耍笑。[例1]那家伙又~啦,也不怕人耻笑。[例2]挺大个人,让人家~,真不知道羞耻!
[耍钱] shǎu qián 赌博。[例]“~场上人多眼杂,看见秃嘎动了刀子,一哄就散了。”
[耍心眼儿] shuǎ xīn yǎnr 为维护个人利益而对别人施展小聪明。[例]对谁也不应该~,都要以诚相待。
shuà
[刷] shuà (1)批评;斥责。[例]因为出了技术事帮,小林被段长狠狠地~了一顿。(2)撤职。[例]“这个刚被特务班~掉的当屯地头蛇,他点戏专要荤的粉的。”
[刷白] shuà bái 白而略微发青。[例]“他大口大口地吐起来,脸色~,晕倒在堤坝上。”
shuāi
[摔脸子] shuāi liǎn zi 吊脸子,给人颜色看。[例]“老钱太太虽然觉着不是那么回事,怕媳妇生气~,可救人要紧这话也在理呀,就没再磨叨,跟在林大全身后一跑一颠起来。”
shuǎi
[甩际子] shuǎi jì zi 亦作“甩剂子”。发脾气。[例]“还没等赵士忠表态,刘喜富就炸了:‘一毛钱,我他妈刘哆嗦就值一毛钱,哄小孩咱的,别拿谁不识数,我知道仨多俩少!’一~就要走。”
shuān
[拴马桩] shuān mǎ zhuāng 亦称“拴马桩子”。耳台或耳垂上长的肉阄。[例1]“耳台上,长着一对福相‘~’,正滴答滴答淌着水珠。”
shuāng
[双条] shuāng tiáo 亦称“蹦蹦儿”、“蹦蹦戏”、“蹦子”。东北地方戏——二人转的旧称。[例]看~,听大鼓书,是从前乡下人唯一能享受到的文艺生活。
[双棒儿] shuāng bangr 双胞胎。[例]苏大娘的儿媳妇生了一对~,把个老太太乐得闭不上嘴了。
[霜打啦] shuāng dǎ la 形容人的精神蒌靡不振。[例]别象~似的,把头抬起来。
shuǐ
[水汤尿裤] shuǐ tāng niào kù 形容不挺拔,不利落。[例]看你这衣裳穿的,怎么~的!
[水筲] shuǐ shāo 水桶。[例]“女:分家我要水扁担,男:分家我要大~。”
shùn
[顺拐] shùn guǎi 走路时,一侧的胳膊腿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动。[例]老师一喊“齐步走”,王小宝就~了。
[顺眼] shùn yǎn 看着舒服。[例]“他想,眼下看着挺~,留下的小树活不了,还不是白费心。
[顺杆儿爬] shùn gānr pá 亦称“顺杆儿往上爬”。非理性地附会他人。[例1]人家说啥话,他都~,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。[例2]“哈,青牛子,你可别顺杆儿往上爬,这话可是你说的。”
shuō
[说媳妇] shuō xí fu 订婚;娶媳妇。[例]都三十出头了,咋还不~呢?
[说道] shuō dao (1)陈规陋俗。[例]如今是新社会了,没有那些~,你就放心吧!(2)议论;讲究。[例]“她想了一会儿,解释地说:‘我是怕留到咱家,再出~,让你受挂连……’”
[说小话] shuō xiǎo huà 向人求情。[例]这次旅游宁可不去,我也不会~。
sī
[撕巴] sī ba 可叠成“撕撕巴巴”。撕扯;扭打;拉拽。[例1]“有几个社员也红着眼圈,~着要跟石汉换阄儿。” [例2]“到底是小全年岁小,~了一阵子,叫张才按倒在地上,照着脖子狠狠地掐了好几把。” [例3]“姑娘不吃,……他偏拉姑娘上炕,撕撕巴巴好象打仗,……”
[嘶哈] sī ha 可叠成“嘶嘶哈哈”。由于天气寒冷,人们倒吸凉气,同时张口呼出。[例1]“李四丫儿,光脑瓜儿,缩脖端腔直~!” [例2]这天儿太冷了,冻得人们都嘶嘶哈哈的,直劲儿跺脚。
sǐ
[死个丁的] sǐ ge dīng de (1)食物不松软、不暄腾。[例]蒸馒头使碱比例不对数,这馒头做得~不暄也不香。(2)办事不灵活。[例]“几句话梗苦冰凉没点活动路,说的是~半点不暄乎。”
[死脑瓜骨] sǐ nǎo guā gǔ 亦称“死木头疙瘩”。比喻思维迟钝、事理不通的人。[例1]真是个~,一点窍不开,这么个小帐也算不明白![例2]象个死木头疙瘩,来了客人也不打个招呼。
[死气白赖] sǐ qi bái lài 亦作“死乞白赖”。纠缠个没完。[例1]别~的,不能办的事,你再说也是不行![例2]“他死乞白赖地要求打锦州,离锦州不远碰着飞机,翻身跳下车,又能遇到解放军,把他抬到锦州医院,这算占了地利。”
sì
[四六不懂] sì liù bù dǒng 什么事理也不明白。[例]“振生这小子~,说不定跑到地里把壕沟平。”
[四样儿齐] sì yàngr qí 啥都齐全,一样不缺。[例]啥都要~,哪有那么多的钱去买呀!
sōng
[松明子] sōng míng zi 含松指的木柈儿。[例]“这时,穷神爷已点燃了~……”
sǒng
[搭] sǒng da 可叠成“ 搭搭”。推,搡;申斥。[例1]干吗这样~我?差点没把我弄倒了。[例2]这么点个孩子,你可别“ 搭搭”的,小心摔倒了,磕着碰着可就麻烦了。[例3]她是你的妈呀,有话应该好好说,别“ 搭搭”的,那样,让老人心里该有多难过呀!
sū
[苏耗子] sū hào zi 用苏叶包着粘干粮,也叫苏叶干粮。[例]长白山区的人们,都喜欢做~吃。
suān
[酸菜] suān cai 亦称“渍菜”。使白菜发酵变酸,以备冬季食用。[例]东北人到了秋天,家家都腌~。
suí
[随根儿] suí gēnr 指人的各个方面都很象父辈。[例]“我舅母一听,这高兴啊:‘姑娘,她这点~啊!’”
[随份子] suí fèn zi 亦称“随人情”。随礼。[例]“有一回他到二姨家~,正遇见幺娥子从县文化馆回家休假……”
sūn
[孙男弟女] sūn nán dì nǚ 指同族的老少辈人。[例]老王家人口够多的了,~一大帮。
sǔn
[损样] sǔn yàng 样子难看。[例]看你那个~吧,还笑话别人呢!
suō
[缩脖端腔] suō bó duān qiāng 亦称“缩脖拉腔”。形容寒冷或萎靡不振的样子。[例1]“李四丫儿,光脑瓜,~直嘶哈!” [例2]你看你那缩脖拉腔的样儿,咋不精神点呢?
suǒ
[索罗杆子] suǒ luo gǎn zi 满族人家在院内常年竖立的祭祀杆子:杆长约六、七尺,顶端有一木斗,内盛五俗及其他食物,以飨乌鸦。据说是老罕王留传下来的习俗。[例]“村中有一所深宅大院,四角大炮台,一根~从院墙里伸出来……”
-
上一篇
东北话辞典,东北话集锦 - R
ráng [穰拉巴唧] ráng la bā jī 不挺拔,不硬朗。[例]这种纸上手一摸,~的,没有拉力。 ràng [让抚] ràng fu 谦让。[例]“两下~点,啥事都解啦。” ráo [饶着] ráo zhe 就是,尽管。[例]~吃现成的,还一个劲儿地挑肥拣瘦,净是说的,真不知好歹!
-
下一篇
东北话辞典,东北话集锦 - T
tā [他爹] tā diē 旧时妇女结婚生子后,对人称自己的丈夫。[例]张大嫂一边喂孩子,一边对张铁匠说:“~,天都啥时辰了,你还不出去,还磨蹭啥?” tāi [胎歪] tāi wai 可叠成“胎胎歪歪”。不挺实;软弱;堆随。[例1]“我看你咋整,看你~不~!”[例2]“可能是年纪大了,这几年就胎胎歪歪的,总不不爱动弹。” [胎嗨] tāi hai 亦称“胎呵”。舒服;自在。[例]赵师傅真会享福,饭碗一撂,就坐在沙发上抽烟喝茶,够~了。